儿童语言发展中的“雷区”

儿童康复科 赵婷/袁晓玲 发布于:2022-01-17 点击 10362 次

0-3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敏感期,从咿呀学语到甜蜜的呼唤,宝贝的语言发展是一个充满期盼和惊喜的过程,同时,这个时期任何环节发生错误,都可能一不小心踩上语言发展的雷区。孩子语言发育过程中的这些雷区,你了解吗?

误区一:孩子还小,听不懂话。孩子出生没多久,什么都听不懂,不用跟他说太多话,满足生理需求最重要,让他吃饱、睡好、不挨冻,不受热,及时更换尿不湿就行了!

这是不对的!宝宝出生后不断接收这个世界的各种信息。当大人对宝宝说话时,声音会通过耳朵传递到大脑,经过不断重复的语言刺激,宝宝会把所听到的语言储存在大脑中,随着儿童智力的发展,他们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会逐渐结合起来形成早期的语言。也就是说,生活在良好语言环境和丰富语言刺激下的儿童,语言发展会更快!

误区二:事无巨细照顾,和孩子有太多默契。和孩子间形成默契,对孩子照顾非常仔细,时刻关注孩子的动向,有时候不用孩子开口,家长就能把事情安排的妥妥帖帖。

这种“默契”要不得!孩子一个眼神、表情、动作,家长就能预判出他要什么,比如孩子望着水杯,你就知道他要喝水,也不等他说“水”,就把水杯塞给他,殊不知这些所谓的“默契”,其实是一次又一次剥夺了孩子成长和表达需求的机会!孩子不需要表达,就能得到一切,那何必还要发展语言呢,自然而然语言就发育落后了。正确做法是,当孩子有某种需求时,家长要鼓励孩子说出来,给机会给他说,让他用简单的话语表达出来,这样不仅能使亲子关系更亲密,也是促进语言发育的好机会。如果孩子执意用手势表达需求,家长不要立即满足,而要有意识地训练孩子,比如问“宝宝要什么?这是牛奶、这是面包”,鼓励孩子说出想要的东西。假如孩子表现好,家长要及时表扬,可以给孩子一个拥抱或亲吻,强化孩子主动说话的行为。

误区三:利用电子产品替代与人的互动。孩子太吵了,给他个平板或手机,立马安静,既能锻炼手眼协调,也可以教孩子读童谣学知识,多省事!

这样绝不可取!电子产品是一把双刃剑,虽然能给孩子带来丰富的视觉刺激,多样的游戏体验,但其信息输入是单向被动、没有温度的,对孩子来说,认识世界要用眼睛去看、耳朵去听、小手去触摸。经常使用电子产品的儿童,不仅活动量减少,影响身体的协调能力、自制能力,还会失去正常的交流和沟通能力,长时间被动接收信息,甚至会抹杀儿童探索的欲望、敏锐的观察力及思维能力!正确的做法是,全家总动员,科学利用好电子产品,有效控制使用时间,两岁前,语言发育尚处于敏感期的儿童,尽量不要接触任何电子产品,家长应多与儿童进行高质量、高水平的互动,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,培养儿童“探究十万个为什么”的劲头,问到家长哑口无言,促进儿童沟通交流能力的发展。

(儿童康复科 赵婷/袁晓玲)


扬州市妇幼保健院
(扬州市红十字医院、扬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、扬州市儿童医院)
版权所有

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432号

本站文字、图片、视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及时通知我们,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处理。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