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不合群,警惕这个“病”

儿童康复科 左海玲 袁晓玲 发布于:2022-04-19 点击 8859 次

“我家孩子6岁了,爱发脾气,总是自己一个人玩。”“孩子不看人,也不会打招呼,大家都觉得他不合群。”“别的孩子都是三五成群,我儿子总是自己闷声走。”……这时,家长要警惕了,很可能是“孤独症”在“潜伏”。

什么是孤独症?

自闭症是一种复杂的,严重的神经发育疾患,由于病因大多不清,复杂的生物学机制和高度异质性,缺乏特效治疗,已经成为公共健康问题,发病率越来越高,但很多家长早期没有察觉。

孤独症的核心症状有哪些?

1.社交障碍:比如与人眼神交流少,大人拿着玩具逗患儿,孩子可能会盯着玩具看,但却很少看大人,有的孩子不愿与人交往,或不会交往,老师和家长会发现孩子不合群,无法融入集体。很多孩子说话晚或言语表达能力差,语音、语调、语法经常有问题,与人交流时经常领会不到字面背后的意思。


2.兴趣局限及刻板与重复的行为模式:对于一些单调或者有某种特征的事物表现出痴迷,例如:天气预报、旋转的物体(如车轮、风扇、洗衣机等)等。有的孩子对数字、路线图痴迷。很多孩子会重复做事,比如把玩具排成一排,有时会按照固定的顺序、颜色、大小等排列。孤独症孩子还有一些刻板的动作,比如反复玩手、反复拍手、凝视某处、反复转圈等,有时也会重复说一句话或重复别人的话。

如何早期发现?

孤独症儿童在2岁前就会出现症状。根据中华儿科学杂志于2017年发布的专家共识,提供孤独症预警表现的家庭筛查方法,以提示家长尽早发现孩子的问题。若孩子有以下征象,建议家长积极带其到正规医院就诊,排除孤独症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并不是孩子满足以上“预警”表现中的某一条或者某几条,就能立即确认孩子是孤独症了。孤独症的诊断必须有专业人士进行,并且集“父母访谈、标准化工具评估、多学科合作”于一体的过程。

“预警”表现阳性,提示父母要小心谨慎对待,以防因为抱着“等等看”的心态而耽搁了早期干预治疗的“黄金时间窗口”。

(儿童康复科 左海玲 袁晓玲)


扬州市妇幼保健院
(扬州市红十字医院、扬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、扬州市儿童医院)
版权所有

苏公网安备 32100202010432号

本站文字、图片、视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及时通知我们,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处理。谢谢!